4月27日,2025届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第一组答辩工作在奥学楼306教室进行,共23名同学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组组长:陈群
答辩组成员:吴向华、杨宏霞、朱艳
答辩记录员:何松、覃雪、姜红
答辩学生:第一答辩小组全体成员
吴向华首先介绍毕业论文的答辩流程,杨宏霞补充相关事项。按照论文答辩顺序,同学们依次答辩。以下是部分同学答辩的风采:
庞嘟的《电视剧〈繁花〉的摄影造型研究》,理论层面通过对《繁花》中摄影造型的分析,揭示框架构图、高饱和色彩等手法在电视剧中的叙事机制,为影视剧摄影造型设计提供了经验示范,尤其是地域文化题材作品。
王涵涵的《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与影像表达研究—以个人作品〈蓝与白的相恋〉为例》通过影像记录展示了布依族蜡染制作的全流程,实现现代蜡染工坊场景和乡村振兴的结合,升华主题。在叙事上,传统与现代的双线交织,呈现出一幅时空交错的镜面图景;在技术上,运用达·芬奇剪辑调色+础贰动画特效,突破时空限制,全方位立体呈现非遗传统文化。
邓珊珊的《社会热点事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分析》以江歌案中江歌、刘鑫、江秋莲叁位女性为研究对象,从案件的网络舆情演进、媒介场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女性形象分异的多维归因以及优化女性形象建构的对策和平衡机制等多方面展开论述。通过主流媒体与自媒体报道的对比分析得出二者在女性形象建构方面都在性别化叙事和符号化过程中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
王苗苗的《从热点到记忆点:抖音营销号对公众记忆的建构研究》以“姜萍事件”为例,运用个案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对抖音营销号在“姜萍事件”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发现碎片化信息、算法助推、营销号引导用户参与等因素都会导致用户认知固化。同时从国家和社会等层面提出解决建议,呼吁建立“有温度的技术伦理”。(图文/尚倩 潘婷 编辑/杨逸清 校对/杨忠兰 康欣怡 杨宏霞 审核/龙尚国)
合影
庞嘟做答辩汇报
王涵涵做答辩汇报
邓珊珊做答辩汇报
吴子诺做答辩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