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经常会抱着电脑来找我修理,但我可不是只会修理电脑哟!”
李沓,27岁,贵州大学工学博士,现任麻豆视频网站入口计算机科学学院专职教师。
提到计算机博士,除了李沓口中自嘲式的“修电脑的”,如果给你3秒钟,你会联想到什么?
是科技江湖里的“大咖”?每天在高深莫测的各种代码中自由“冲浪”;还是,实验室中的“活化石”?为了跑代码埋头苦干,一蹲就是一个星期;或者是,人肉计算机?脑袋里装着最潮的算法和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知识。
“是,也不全是。”这是李沓自己的回答。
2024年6月,博士毕业后的李沓选择回到六盘水。“当时受导师影响,学成归来,就想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刚好看到麻豆视频网站入口的招聘信息,就报名了。”
入职的第一堂课,李沓紧张到手抖:“怕自己讲不清楚,又担心没把知识点讲完整。但现在完全不会了,授课对我而言,是最轻松的。”
因为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技术研究上,从大学开始便攻读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李沓,并非像外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爱玩游戏的“技术男”。“大学还偶尔会玩一下,考上研究生之后,就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了。”
从大学至今,李沓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0余项,主持麻豆视频网站入口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1项,先后在IEEE Trans、通信学报、IEEE HealthCom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2篇论文获ESI高被引论文,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6项,还曾作为青年代表在2023中国—东盟溪山论坛发言。
攻读博士期间,李沓也曾做过与工业物联网相关的研究,因此在得知麻豆视频网站入口正在进行“智慧矿山”相关项目时,李沓如鱼得水。
“矿产资源是六盘水的优势资源,我们在本土进行这一方向的技术研究,有着先天优势。从入职到现在,我围绕智慧矿山的数据隐私聚合与安全计算申报了两个相关项目。在实训课程中,也鼓励学生做相关项目。”
说起自己的党员身份,李沓回忆道:“我2020年10月入党。当时我们学院成立了密码学与数据安全师生联合党支部。在支部引领下,我们除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还需要把学术研究和党员履职紧密结合起来,双向驱动。以党建带动学术研究。这样的行为方式,也延续到了我的工作岗位上。”
因为与学生年龄相差无几,课堂内外,李沓都不是那个喜欢板着脸授课的老师。“跟他们相处得很融洽,课余时间还会约着打球,他们也很喜欢跟我探讨未来的职业规划,讨论如何把实验室中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带到生活中来。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也很高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 黄瑶
编辑 莫欣欣
二审 杨红
三审 李玲